在中華隊6日擊敗委內瑞拉,確定搶進六強複賽行列時,投手教練在受訪時便曾點出,情蒐團隊的用心,是本次中華隊贏球背後的一大幕後功臣。
世界棒壘球聯盟亞洲特派、同時也是球評的王雲慶表示,在棒球的數據蒐集領域,有兩個關鍵角色,一個是球探、一個就是情蒐:
掌握敵人的缺點,就是在一支球隊想要贏球,必須做的基本功之一。
王雲慶解釋,情蒐團隊通常都是兩人一組,由一個懂棒球技術的退役球員或教練,搭配一個懂數據的分析角色,前往各地進行情蒐任務,蒐集指標球員的比賽數據以及影片,並進行事後分析。
王雲慶舉例,針對同一個投手,球評可能會說「這人球路很犀利」;但,若換作是情蒐人員,他提供給選手的資訊,需要細膩到掌握對手每個情境組合下的可能反應,例如「壘上有人、球數領先時,這投手會怎麼投球」。
巨量的數據、影片分析,到了棒球場上,就必須濃縮成一個關鍵指令,才有價值。
他表示,像是打擊者上場,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打擊策略判斷,而這時,就必須依靠情蒐團隊提供的簡化指令,選擇出棒時機,讓打擊者能迅速找到對方弱點,「一棒擊沉對手」!
「選手還是一個慣性的動物。」王雲慶說,多數的情蒐,就是看準了選手在球場上的慣性,經過大數據分析,進一步為選手找出最佳的突破得分機會。
「現在其實是科學的作戰!」前中華隊總教練謝長亨指出,現在的技術,已經可以透過儀器捕捉,把一整場的比賽細節全都在電腦3D建模,而這些,都可幻化為球隊可以參考的數據材料。
從教練的角度出發,謝長亨表示,現在的情蒐數據,已經細到連投手投球的轉速、打者擊球的精確角度都能即時掌握。這不僅可成為研究對手的資料,同時也是自家選手在訓練時,可倚靠的數據。
王雲慶指出,再好的情蒐,能否發揮作用,仍需要搭配教練團與球員的臨場表現。
本次中華隊另外受關注的一點,就是前旅美好手王建民,以及剛退休的「恰恰」彭政閔都加入教練團,為中華隊增添不少「星度」。
本次情蒐團隊的完整資蒐,成為了中華隊最大的後盾,而雖然贏了勁敵韓國,要前進2020東京奧運,接下來面對美國與澳洲的兩場比賽,仍有不能輸的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