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節在韓國被稱為「秋夕」(2019年9月13日),這一天與農曆新年並列為韓國一年當中兩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,通常包括週末會放4-10天的假。小時候總會聽到電視機或收音機說,秋夕是「民族最大節日」和「民族大遷徙日」。我的家人以前都會從韓國北部的首爾,返鄉回到韓半島東南部的釜山團聚祭祖,小時候(在1990年代的時候)秋夕是少數能見到親戚的節日,且吃傳統松年糕和油炸食品等祭祖食品的機會。因此,當時到釜山雖然要坐車10-12個小時,還是很開心地返鄉探親。現在搭乘韓國高速鐵路(KTX),從首爾站到釜山站,大約需要2.5個小時而已,所以歸鄉路比以前更舒服又便利。然而,交通變得發達了,但是最近韓國年輕人返鄉的心情卻不那麼輕鬆。
近來秋夕結束之後,發生兩個很獨特的現象,就是離婚率升高與名牌購物爆增。兩個現象跟性平議題息息相關。「節日症候群」這個現象說明了在節日期間,家家戶戶女性所受的折磨,以及婆家之間的人際關係,還有就是婆媳對於做菜的堅持與壓力,所產生的各種精神和身體疾病。
韓國的祭祖文化還是以男性為中心,女性則是準備食品,可是通常不會拜拜。儘管祭祖儀式有簡化的趨勢,男性參與家務的家庭增多,性平觀念也比過去有更大的進步,然而在冠婚喪祭方面還差得遠。實際上,在2018年反性騷擾、反性侵運動#MeToo風起雲湧,全社會組織以兩性平等作為口號,且2019年韓國著名的延世大學宣布,從2020年入學的新生開始,為符合畢業門檻,一定要上人權教育課,裡面有女權主義等教育課程。社會變化潮流,在固執的傳統前面,仍有很長遠的路要走。
每年韓國中秋後的統計,說明了此一結果。根據大法院的統計和新聞報導,2018年秋夕節日期間(9月)下個月(10月)的協議離婚次數1萬2124件,較前個月(9056件)33.9%增加,也比2017年14.3%、2016年1.3%、2015年11.1%、2014年0.5%都還要多。同月的離婚訴訟次數為3374件,比上個月(2616件)29%增加,2017年也27.6%增加。
中秋後電話購物與線上購物訂貨量也爆增,估計是女性對自己的勞苦功高,進行的一種補償,因應許多女性消費者的要求,許多公司也準備各樣的中秋減價,公司把秋夕跟購物旺季連在一起,就是利用節日以後,女性消費者的心理狀態。
秋夕是與政治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這是家人親戚為數不多齊聚一堂的時間,家人談論政治,有時候從討論變成吵架。換句話說,秋夕討論場有「輿論形成的效果」和「輿論集結效應」,因此韓國人叫兩大節日「民心的晴雨表」,且很重視節日後民意調查。2019年的秋夕尤其如此,今(2019)年秋夕後的民意,對韓國政治圈有巨大的意義。
總統文在寅9月9日不顧在野黨的激烈反對,正式任命曹國擔任法務部長。在關於本人和他的家人,深陷各種不正之風嫌疑的情況下,引發反對曹國的抗議,任命曹國實為文在寅總統的政治險棋。他以為曹國是能完成檢察改革的唯一人選,政治圈預想秋夕民心將判斷總統的選擇。另外,每年秋夕後的民意調查結果也是選舉的前哨站,2020年4月份將舉行總選舉(國會議員選舉,等同於台灣立法委員選舉),秋夕民心有可能繼續影響到總選結果,達到影響政治形勢和版圖的變化。
韓國人過秋夕的時候,不僅要擔心祭祖與政治討論,也要有心理準備面對長輩們的嘮叨。
2018年我在台灣過中秋的時候,台灣朋友邀請我到他宜蘭的家一起烤肉,他說:「台灣人一般過中秋的時候,和家人或朋友烤肉,最近跟朋友過節日的年輕人也不少。」在韓國我們不烤肉,吃的食品也不同,而且比台灣中秋更把重心放在家人。也因如此,家裡長輩們的關心對年輕人變成一種過渡干涉。
秋夕前後網路上,容易看到的貼文之一是,「節日期間對年輕人絕對不要問的問題目錄」,其中最煩的三大問題:對單身問「你有沒有結婚對象或男女朋友?」,對找工作的人「你要什麼時候就業?」,乃至於對學生「成績怎麼樣,要去哪一個大學?」年輕人不想聽這些問題,不想討論政治話題,不想經歷祭祀時父權文化。歸鄉路上身體輕鬆,心情反而沉重。每年韓國媒體引用專家的意見報導:「節日期間為了家庭和睦,更需要相互尊重。」
【博寶運動分析網】,討論區,賽事討論,運動討論,運動彩券討論,運彩討論,運彩分析,運動分析,運動彩券分析,運動彩券,運動彩,運彩,玩運彩,玩韻彩,完運彩,完韻采,運彩朋友圈,賽事預測,美國職棒,日本職棒,中華職棒,NBA,MLB,足球,韓國職棒,墨西哥棒球,韓國女籃,日本職籃,中國職籃,韓國職籃,俄羅斯冰球,美式足球,網球,KBO,KHL,NHL,NPB,CPBL,NFL,WNBA,即時比分